端溪石美涌紫云

2011-04-07 16:09:08 端州新闻中心

  “四宝砚为首”。记得有位收藏家说过:收藏古玩的人—定会收藏砚,而收藏砚的人一定会收藏端砚。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为历代皇朝的贡品。在毛主席纪念堂陈列的众多遗物当中,就有一方雕琢得十分精细的端砚,砚上刻着一行小字:“片真老坑石也,是吾子孙不得与人。乙酉八十五岁,齐白石记于京华铁栅屋。”这是齐白石在1950年初夏连同三幅最珍爱的字画一起送给毛泽东的一块端砚。
  
  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中国文房四宝中公认的极品,又有“四宝砚为首”之说,在文房四宝中最具收藏价值。端砚则列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因产于肇庆市东郊羚羊峡斧柯山(亦称烂柯山)端溪水一带而得名。据清代的《石隐砚谈》记载:“东坡云,端溪石,始于唐武德之世。”根据此说,端砚问世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
  
  千百年来,民间关于端砚的美谈世代相传。据说在唐代某年,端州有位梁姓举人赴京会试,适值考试那天京城降大雪,应试者的墨汁大都结成冰,无法写字。由于失望,这位来自端州的梁举人边揉着手,边对着从家乡带来的端砚喃喃自语,无意中发现口中呵气在砚堂上凝结成水珠,梁举人好像绝路逢生,于是不断向着砚堂“呵”气,最终,是端砚助他考取了进士。此后,端砚的“呵气成墨”的佳话名扬海内外。
  
  端砚之“贵”,因由有三:一是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内涵。端砚自唐代被列为贡品以来,前后与60多位皇帝结缘,柳公权、李白、欧阳修、纪晓岚等文人墨客更留下众多赞美端砚的诗词歌赋。二是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三是物以稀为贵。经过多年的开采,端砚的砚石资源日益稀少,而端砚名坑更难采,堪称端砚皇冠的水岩洞(老坑),全年开采的砚石能刻砚的已不超过5000千克。
  
  据收藏家介绍,玩赏端砚—般有三诀:观色、听声、辨质。所谓“观色”,就是端砚的石色初看比较单一,但浸入水中观察,色彩颇为复杂。除了绿端石之外,端溪各坑砚石基调为紫色,故端砚有“紫云”之美誉。由于坑种不同,端砚的石色又有淡紫、红紫、深紫等微妙分别。所谓“听声”,名坑的石声比较暗沉,有如弹敲湿木和泥瓦,普通坑种的石声则较清脆,近似金属声。所谓“辨质”,则是用手抚摸砚堂及至砚池,如果是佳石,则手感细腻滋润,有抚摸婴儿肌肤的感觉。
  
  在收藏端砚的过程中,对一方砚台的产地、砚材的石质性能、砚材石纹等挑选非常重要。端砚因产于不同的山坑,又分为老坑、坑子岩、麻子坑等。其中以老坑历史最长,石质最好,自晚唐以来,老坑所制之砚被列为贡品,故又称皇岩,解放前的老坑端砚已成为珍贵的古董文物,其价格是坑子岩和麻子坑的10倍以上,而坑子岩和麻子坑的价又5倍以上高于其他各坑。有石眼的端砚尤为贵重难得,历代奉为珍品。最为名贵的端砚首推“鸲鹆眼”,得之乃无价之宝。“鸲鹆眼”指砚台上一种圆形的斑点,上有白、红、黄各色晕纹,有的晕纹有数重至十数重,而且兼有眼瞳,看上去活像鸟兽的眼睛,故收藏界历来有“千金一眼”之称。
  
  此外,人文背景也直接影响砚台的价值。古董文玩中名贵砚台的价位扶摇直上。出自名家雕刻题款的端砚更是难得的古代艺术珍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1993年4月在香港,一对清代长方带眼松树端砚(长34.1厘米)就被人以36.8万港元的拍卖价买走。有收藏家在1994年以5万元收藏的“星湖春晓砚”,现有人向收藏者开价到80万元想购买该砚未果,充分显示端砚名品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对砚石资源的“限量开发”的力度加大,端砚的收藏价值也得到了有效提升。2008年11月1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关于端砚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公告,与此同时,肇庆市政府也成立了“端砚业发展指导委员会”,目的是统一协调各部门,对砚石实行保护性开采制度,使端砚的价值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提升。 (白健梅)

首页
书画
端砚
资讯
联系